中国家长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规划,收集学校的信息。
但在选校的过程中,家长们很容易陷入两大误区:
以为做规划就是选学校
“学校选定了就行,其他的事都可以交给学校”。家长们在选校时总狭隘地以为学校选好了就万事大吉,而忽略了对孩子本身特性的观察。事实上,一切规划都要以孩子为出发点,在了解孩子的情况、自身特色后,再去为孩子做合适的规划,选择学校。
看排名来选学校
在选校时,家长搜得最多的是学校的排名,看这所学校在地方、在全国排第几,却没有好好了解这所学校的特色、教学理念等方面情况。要知道,比规划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本身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!
那么,该如何为孩子做好规划?
如果将孩子的升学分成四个时期,那么不同时期都有它的规划要点。
01、准备期
对各色国际课程做好深入调查,了解当地升学政策,确定未来升学路径。
02、申请期
如果决定走国际教育路线,那么在这一时期就要定下留学目的地,找出候选学校进行实地走访,确定学校。
03、入读期
参加心仪学校的入学考试,并关注孩子入学后从体制内切换到体制外的适应情况、学习情况。
04、留学期
和学校配合共同为孩子申请做好准备,并注重全方面素养能力的提升。
如何为孩子选择国际特色学校
我们统计到,截至2021年12月,中国的国际特色学校有1375所,且每年都有增长。同时,在中国有33万的家庭选择了入读国际特色学校,主要还是因为在国内中高考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,希望能让孩子得到更多元化的教育,并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好准备。
这就绕不过一个很关键的问题:如何为孩子选择学校?
我的建议是,主要看这四个方面:
看学校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
考察学校在学生入读期间的培养成果。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体变化、学业成绩的提升,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重点体现。
看学校的师资情况
校长的背景、师资水平、中外教比例等都是考察学校师资情况的重要指标,还要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和孩子的性格所契合。
看学校的课程体系
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、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课程后的幸福感。
看学校的校园建设
最后要看学校在校园软硬件方面的建设,包括办学资质、教学设施、校园文化和资源以及家校互动的情况。
孩子的升学路上,家长视野宽阔、提早规划、心态稳定,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序、健康、全面。
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校长的一句话,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终身运动者、责任担当者、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。